卫老太太便有些心烦意乱,手里的佛珠啪嗒一声放在桌上,又气又怒的道:“这也不好,那也不好,那到底怎么才好?!”
到底是一言九鼎惯了的人,她是受不了被人支配的。
大夫人和卫敏斋不听她的话,已经让她心中火起,现在连三夫人也来说着说那,实在是让她有些无法忍受。
三夫人没有因为卫老太太的态度便觉得受伤,她也跟着低声的咬着嘴唇说:“母亲别生气,我也只是想着小心驶得万年船……敏斋是个固执的人,他连他两个叔叔都敢折腾,要是真的一味地跟着他对着来,还不知道他会不会真的在气头上闹出什么事来,依我看……”
她见卫老太太听住了,便细声细气的说:“依我的意思,倒不如先把这件事给冷着。敏斋马上就要出发去江西送粮剿匪了,这一去最少也得三四个月,多则半年多,有这么多时间呢……”
是啊,二夫人恍然大悟,看着三夫人的眼神便变得有些深邃起来。
是了,三弟妹一直温温吞吞的,可是却怎么可能会是怕事的人?真要是温和,也不会教出卫顺惠这样的孩子来了。
说到底,只怕三夫人心里才是最怕卫敏斋得势的。
她也跟着出声说:“是啊,母亲,三弟妹说的也有道理,万事不如都等到敏斋去了江西之后再说吧,否则咱们要是闹起来,只怕敏斋都不能安心去江西了,岂不是耽误了敏斋的大事?”
卫老太太立即就领会了两个儿媳妇的意思。
是了,让卫敏斋先走,卫敏斋走了,卫大夫人前面挡着的这尊门神也就撤了,家宅当中多少文章故事可做?
难道她们还会斗不过一个卫敏斋不在身边的卫大夫人不成?
关照
卫老太太这里终于算是没有再说什么,虽然递了牌子说是要进宫去拜见皇后,可这是历来宫中给的恩典,妃嫔的母家但凡是在京城的,都有一月进宫一次觐见的恩典。
这并不值得引起什么讨论和注意。
等了两天,那边还是没什么动静,岑嬷嬷便放了心,跟卫大夫人说起这件事:“您也不必太跟老太太和二夫人三夫人硬顶着了,咱们侯爷如今是家里顶门立户的人,他们心里也都清楚,慢慢磨上一阵子,也就好了。”
总要答应的,否则一直跟卫敏斋对着来,卫敏斋难道能容他们?
卫大夫人眯了眯眼睛,接过了手帕擦去了唇边的药渍:“她们也实在是越发的过分!前些时候,竟然还打着我的主意,威逼利诱的让赵嬷嬷去朱家,说了那么些难听的话,险些让朱姑娘以为我们狼子野心,瞧不起人!”
她最厌恶卫老太太和两个妯娌的就是这一点,有什么事,从来都不肯明着分析明白,大家商议出个结果,总是一味地在私底下使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。
当初大老爷在的时候是这样。
现在还是这样。
听见卫敏斋和她有和朱家结亲的事,便私底下百般阻挠,连这样的手段都使出来了。
这样的事是难以正面来说的,朱元总不可能会跑来跟他们说,你们家的嬷嬷说要我给你们家当妾室,我以后就不跟你们往来了。
要不是卫敏斋偶然发现赵嬷嬷的儿子忽然阔绰起来,竟然还买了一座新的宅子,这件事根本就不会被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