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天才科举路 第152节(2 / 3)

随着天色大亮,徐韶华又一次检查过桌子后,只安安静静的等着院试的开始。

不多时,远远传来了一声“龙门落”,以此院试正式开始!

随后,便有两个兵将挑着担子挨个与考生发放题目和答卷,徐韶华这次的位置较远,起初一点儿动静也听不到。

徐韶华对于贡院的布置心里有数,这会儿只垂眸静候,可是对面的学子只等了一炷香,便忍不住东看西看。

此刻,考卷还未送到,是以巡逻的兵将只是看了他一眼,以示警告,随后便不再理会。

那学子被吓了一跳,随后只老老实实坐在原位,可是心却已经浮躁起来,他忍不住去看自己对面的徐韶华。

只见少年安安静静的坐在桌前,哪怕方才发生了那么一件不如意之事,也未曾让他因此焦虑半分。

稳重如山。

那学子心里不由自主的浮起这个词。

可是,他实在不知道一个少年自己为何要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。

考场之中的小插曲不知几何,而本次院试共计五百余人,虽不及府试人多,可也算是泰安府今年来所有有意考取秀才功名的学子都汇集于此。

他们有今年的新童生,也有往年的老童生,可是随着考卷的发放,考场之中不由得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。

“肃静!”

兵将大喝一声,众考生立刻消了声,可即使如此,他们的呼吸也不由沉重了起来。

曾经,他们以为府试已经足够难了,可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府试之时,主考官已是手下留情。

徐韶华这会儿也终于拿到了考卷,他打开考卷,抬眸看去,面色却不由得浮起一抹淡笑。

本次院试正试,三道题目之中,原本还有存在感的诗词直接弃之不用,这三题是一道律法题,一道数理题,一道实事论。

而在看到这样的题目后,徐韶华便知道自己此前的猜测怕是成真了。

瑞阳社学乃是圣上亲政后的头一座。

而他们这一届学子,亦是头一届正儿八经,实打实的天子门生。

有时候,只看题目便知道上位者想要的是什么。

这会儿,徐韶华心态轻松的将前两道题目一笔挥就,用时半个时辰,而此时暑气也渐渐上来了。

对面的学子出汗厉害,只徐韶华停笔后的一刻钟内,他便见其擦了十九次汗,偏偏他还要小心翼翼,不敢让汗渍弄污了考卷,一时手忙脚乱极了。

徐韶华见状,也不由沉默了一下,他若不是用真气顶着,这会儿也与那学子一般无二。

毕竟,这小小的考棚里,连转身都困难,却偏偏在这样的天气里容纳了这么多的人。

简直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,徒留学子在里面煎熬。

不过,这件事徐易平提前打探过,这会儿徐韶华将自己早前从考箱里去出来的水囊拿了出来。

里面被灌满了昨日傍晚便熬好的酸梅汤,又在井里吊了一宿,这会儿一口饮下,沁凉解暑。

这亦是徐易平一早打听到的科举小窍门,他读书不成,也帮不上什么大忙,只能让二弟在艰难的科举过程中,过的舒坦些了。

徐韶华刚一打开酸梅汤,那酸酸甜甜的气味便散发开来,连对面的学子都忍不住抬起头,咽了咽口水。

可这会儿他不敢耽搁,只得低下头,努力让自己沉浸在考题之中了。

“咕嘟——”

那考生终于忍不住,打开了自己的考箱,拿出一筒水,抿了一口,润了润嗓子。

对面那少年纵使有酸梅汤喝又如何?一看便知他是年纪小,头一回经院试,这要是有个不好,想要尿急可就晚喽!

忍一时之苦,方得长久。

那学子心中如是想着,随后又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,便见那少年这会儿又开始奋笔疾书了!

徐韶华方才灌了两口酸梅汤醒了醒神,随后便将注意力放在那道实事论之上,若说律法题与数理题尚有人可以凭借天分答的不错,那么这实事论也属于综合素质考验了。

徐韶华心里将其这么称呼,也是因为本次的考题。

这道实事论的题目大意为:

某年某地,夏日发生一场旱灾,植物枯萎,大地干裂,已知受灾百姓多达半数,若你为父母官,当如此抚民?

此题看着平平无奇,只是普通的抚民之政,若是做过类似的题目也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四五六来。

不过,徐韶华看着这题目,忍不住想起了曾经郑时的一场旱灾,当时的旱灾发生在如今的晏南省与河西省的交界之处,名唤怀阴府的地方。

此地阴盛阳衰,多妇孺而少男子,而彼时朝廷又在此征招了一部分男子冲做壮丁,发生旱灾之时,当地男丁稀少,一群妇孺在大旱之下不光要生存还要面临着匪盗的觊觎。

且当时的官员与匪盗沆瀣一气,趁此机会大肆引诱百姓卖儿卖女,又哄抬物价,以致最后怀阴府十室九空,还家壮丁愤慨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